发布时间:2023-11-26 19:44:01源自:http://www.zuer8.com阅读
李调元:贯通古今的巴蜀大才
李调元(公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罗江人,是我国清代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曾任京官,但因反对上司而遭到贬谪回乡。在家乡罗江,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典籍整理,创建了“万卷楼”,并收藏了大量图书。此外,他还参与编撰了巨著《函海》,收录众多罕见的古籍文献。
李调元热衷于地方文化,支持川剧改良,编写剧本,被誉为“川剧之父”。同时,他还整理川菜食谱,著有《醒园录》。他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但始终保持学者的尊严和操守。晚年的李调元回到了故乡,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典籍整理,为四川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考中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广东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等职务。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因获罪被流放至伊犁,后返回原籍削职为民。在家乡,他刻书、藏书达十万卷,并一直致力于著述,直至终老。
□王国平
曾几何时,我多次乘坐503次、504次列车在宝成线上往返,列车穿越平原与群山,笛声悠扬、光影交织、人影闪烁,宛如置身时光隧道。
从现代视角审视,宝成铁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文化交流的通道。途径广元,让人联想到女皇武则天的开疆拓土;经过江油,脑海中浮现出李白傲视权贵、挥洒诗篇的形象;行经新都,想起了杨升庵的教化滇边之举;而成都,则让我想起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杜甫忧国忧民以及薛涛的才华横溢。
李调元,正是宝成线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每当我驶过罗江,总会不自觉地驻足凝望那片土地,仿佛看到他在万卷楼内挑灯夜读的身影。微风拂过,成都平原上的稻浪翻滚,恰似他一生中的起伏跌宕,却又显得深沉丰富。
位于自然地图上的罗江李家湾,尽管在肉眼观察下难以察觉,但在文化地图上,它却是一颗耀眼的明星。李化楠、李调元、李鼎元和李骥元,他们共同塑造了文化的瑰丽景象。
李调元的才华使得该地名不断被提及。他在李调元68年的人生历程中,多次从这里离开,最终,他将饱经风霜的足跡轻轻地安顿在这里。
人生起伏,变化无常
李调元(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出生于四川绵州罗江(今德阳市罗江区)北乡南村坝李家湾。
自小便聪明的李调元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开始阅读书籍。五岁时,他已经能够阅读《四书》、《尔雅》等历史书籍。七岁时,他便能吟咏诗歌。他的作品《疏雨滴梧桐》中的一句诗:“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誉为“神童”。有一天,李父指着屋檐上的蜘蛛出了一个对子:“蜘蛛有网难罗雀”,李调元立刻回答:“蚯蚓无鳞欲变龙”。这对仗严谨,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思敏捷。又一次,兵部尚书钱香树要求他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蚕的诗,李调元随口就完成了,其中一句“不梭非弹却成圆”被认为是神来之笔,广为传颂。据清《罗江县志》记载,李调元19岁以后,才情横溢,名声更大,他擅长撰写文章,尤其擅长绘画,曾在涪江书院学习,他的成绩在州院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因为文笔优美,他经常与北京的知名人士进行诗词交流,他的作品广为人知,甚至远播至京城。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李调元参加了乡试,主考官看完试卷后感叹:“他的文采非常独特……他一定能高中。”
一(公元一七六零年),李调元科举不利,遂拜入锦江书院学习。他与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等六人因文章才子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锦江六杰”。他的声名随之鹊起。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零年),李调元参加了科举考试,试题要求考生以“从善如登”为题。他的诗作中出现了“景行瞻泰岱,学步笑邯郸”这样的句子,得到了副总裁的赞赏,原本排名第一,但总裁秦蕙田认为这是李调元的佳作,应该排名第一,因此将李调元排在第二位。他在殿试中获得二甲第十一名,进入翰林院,被任命为翰林庶吉士,并担任吏部文选司主事。他的职责是将官员的履历升降情况汇报给皇帝。然而,因为他职位较低,经常受到太监的欺凌。通常,新入职的官员为了顺利开展工作,会提前向太监赠送礼物,但李调元却对此不予理睬。太监对他心生怨恨。
有一次,太监下午才走出宫门接收文件,却对李调元表示愤怒,因为李调元迟到了。李调元则回应道:“我虽然官职微小,但却是朝廷的委任,如有违法,自有国法制裁,你怎能随意侮辱我?”说完,他抓住太监想要动手打他。
李调元有幸得以面见皇帝。幸而有大臣劝解,太监才得以罢手。从那时起,太监再也没有敢向他索要见面礼。李调元的性格“傲似螳螂”“烈如夏日”,他对谄媚权贵毫不屑,对奸佞之徒则严加斥责。因此,他受到了君子的尊敬和喜爱,却招来了小人们的嫉妒和仇恨。尽管他赢得了“铁员外”的称号,但也因此招来了某些人的怨恨,他在官场上常常遭受挫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由于湖南巡抚的公文措辞不当,他按照规定没有签署。吏部尚书阿桂堂、舒赫德对此非常愤怒,在考察京官的过程中,他们将李调元列入“浮躁”一类。乾隆看到表格上填写的大部分官员都已年老多病,只有李调元年轻有力,便问吏部尚书:“李调元为何如此急躁?”吏部大臣回答说:“他过于自负。”乾隆对此笑了笑,下诏让李调元继续担任吏部员外郎。在他担任广东乡试副主考的时候,他铁面无私,严禁作弊,奖励勤奋好学的学子,受到了学子的赞扬。在广东任职期间,他设立了书院,重视人才培养,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学习风气盛行,广州市、茂名市等地的学子们仍然流传着他的事迹。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调元从广东回到京城复命,被重新任用,晋升为直隶通永道,负责管理河务、屯田、海防、驿站等工作,管辖通州、永平府。当时,他满怀信心,期待早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仕途,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
在清朝(公元1708年至1796年),李调元(公元1730年至1801年)参与编纂了历时四年完成的《四库全书》(公元1773年至1782年)。该书完成后,朝廷下令将七部手抄本分送全国七大藏书阁收藏,李调元负责护送其中的一部至盛京(今辽宁沈阳市)的文溯阁保存。
当书车途径永平府卢龙县时,卢龙县知县郭永泰命令将装书的车辆集中在馆驿停车场,并用茅草遮盖以防雨水。然而,半夜时分,书车的茅草突然起火,士兵们迅速用水扑灭火势。尽管只有少量书籍受到水湿影响,但主要责任应归咎于郭永泰的“护送不慎”。
事后,李调元向前来调查的按察使永保报告了此事。然而,永保和李调元在吏部任职时就存在矛盾,此次便借机报复,向朝廷诬陷李调元失职,导致《四库全书》受损,因此下旨将他免职并投入监狱。第二年春天,李调元因被定罪发配至新疆伊犁。幸运的是,直隶总督袁守侗及时伸出援手,以李母年迈需要赡养为由,为其申辩冤屈。最终,朝廷批准李调元支付万两白银以赎罪,并被释放回乡。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调元的官场生涯在此画上了句点。然而,他并未因此感到沮丧和迷茫。带着满载书籍的行囊,他重返阔别22年的故乡,开启了作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新生活。
李调元对四川及我国文化的重大贡献,莫过于其耗时二十余年编纂并刊刻的巨著《函海》。他的父亲李化楠,号石亭,曾任知府等职务。
县、府台同知等,一生力行善事,任上颇有政声,著有《万善书稿》《石亭诗集》《醒园录》等书。乾隆七年(1742年),李化楠考中进士,其后李调元及其两个堂弟李鼎元和李骥元也考中进士,且三人均入翰林。一时间,罗江李家“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被视为眉山“一门七进士,父子三大家”的三苏现象异代重现的佳话而家喻户晓。
李调元受家风熏陶和父亲影响,自幼爱好读书,涉猎范围广泛,包括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等领域,无所不览。学者李海毅认为,李调元对蜀学格外关注的原因是他生于蜀地、长于蜀地,并在蜀地归隐和去世,尽管他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在其他地方度过,但他始终有一种蜀人的身份认同感。他经常强调“我乃蜀人”、“我是绵人”、“我家在岷之滨”,巴山蜀水的文化养分已经深入了他的血液。
蜀中的诗人历来有强烈的“先贤意识”,自扬雄作赋以来,以司马相如赋为范式,历代蜀中文人都以蜀中先贤为楷模,加以追述。这种追慕先贤的意识,在杨慎和李调元那里更为明显。李调元曾明确表示他对乡邦前贤的追慕,并提出要继承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苏轼、虞集、杨慎以来的文学传统。
当时的四川,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较为缓慢,书院较少,学人较少。江南地区则有所不同,学术氛围浓厚,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地方一些读书人甚至将四川视为边陲之地。李调元自青年时期起,便怀有振兴四川文化的雄心壮志,因此他时常关注并收集乡邦文献。
1772年,清开始重修《永乐大典》,收集全国遗漏的书籍,设立《四库全书》编纂馆,征集全国各地的古籍善本达到13000多种。当时,李调元担任翰林院监司,与纪晓岚等人一起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借此机会,李调元得以借阅朝廷内府的藏书,其中包括许多“天府藏书”。他还雇佣人手抄录了许多稀见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巴蜀地区的作品。因此,《函海》一书的收藏几乎相当于内府秘藏,被命名为《函海》。书名出自《汉书·叙传上》:“函之如海,养之如春”,寓意着“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如大海般滋养万物”。《函海》是清代四大著名私人刻印丛书之一。李调元仅凭一人之力编纂并印刷了《函海》,这在文学史上堪称独一无二的存在。
《函海》收录的书以鲍氏《知不足斋丛书》未收录的作品为限,共辑存了自汉代到明代蜀地人的著作以及罕见的秘籍154种,分为30函、628卷。其中1至10函为晋代至唐代、宋代、元代、明代的罕见书籍;11至16函专门收录明代杨慎的专著;17至30函则是李调元的自著以及各家已刻但流传不广的书籍。此外,他还编写了《西川李氏藏书簿》10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门,内容涵盖历史、文学、地理、语言、音韵、金石、书画、编辑、农学、姓氏等方面。
氏学、民俗学等,构成了集巴蜀文化之大成的学术体系,被誉为"巴蜀百科全书"。此外,《函海》还收录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蜀语》。该书记录了明末四川地区的方音词语,共计约570余条,约有万字之巨,极为珍贵。如果不是李调元的努力,一些历史上的蜀学重要著作可能已经失传。
李调元的皇皇巨著《函海》,汇集了大量的书籍,体系更加完备,共有40个函,852卷。这部书的出版,使得李调元成为了学贯古今、博闻强识的一代学者,被誉为“林下四老”。他与钱塘袁枚、阳湖赵翼、丹徒王文治齐名,同时也被称为“清代巴蜀三大才子”。他的声名远播,影响力广泛,对文化的贡献巨大,这在清代丛书编纂史、文献学史和蜀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调元用他的《函海》向蜀地的贤者致敬,谭继和先生曾说:“四川的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尤其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无疑,李调元就是继司马相如、扬雄、苏东坡、杨慎之后的又一巴蜀文化巨人,他的光芒穿越了时空,照耀古今。
川人的精神特质丰富多彩,他们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这使得他们中充满了发明家、工科男、技术控和文艺范的人。同时,他们也具有旷达从容的乐观精神,无论生活如何对待他们,他们都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待生活如初恋”,诸如李白、苏东坡、杨慎、李劼人和张大千等,他们尽管经历了挫折颓败的人生,却依然热爱生活、不断创新。其中,李调元也是一位全才,他不仅热衷于著书立说、学术研究,还传承巴蜀文明,并对戏曲和川菜有着浓厚的兴趣。
以川剧和川菜为例。李调元自幼喜爱川剧,即使在担任北京、广东、河南等地的官员期间,他也一直坚持这一爱好,并提出“戏曲应合乎人情”、“应各自成体”的观点,倡导川剧的创新精神。他深入研究当地戏剧的发展,并改编宋元、明清剧本等,将其创作成川剧带回四川。李调元回到故乡后,他节衣缩食地投入到戏剧活动中,他的诗句“但使笙歌续,焉知米瓮残。朝来一鼓吹,又缺半年餐”生动地描绘了他的生活状态。在家乡象山寺,他创立了“家伶”戏班,并经常亲自敲击檀板教歌童,带着戏班在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巡回演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外,他还大力邀请了苏州教师进行,为昆腔传入四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花费巨资记录整理了珍贵的吹腔、秦腔、二簧腔、女儿腔、弋阳腔、高腔等戏曲史料,对戏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梳理,其主要著作有《雨村剧话》、《雨村曲话》等。他创作的《芙奴传》、《花田错》、《春秋配》等剧本,至今仍然是川剧的经典之作,他也因此被人们尊奉为川剧泰斗。
我们尊奉他为“川剧之父”。
如今,川菜享有盛名,被誉为“八大菜系”之一,这与李调元对川菜的普及和推广有着巨大的贡献密切相关。李调元主张传承传统烹饪技艺,倡导“一次一食,务禀先型”,并告诫人们在饮食方面不要过于猎奇。他搜集了大量民间饮食技艺,将其收录在《醒园录》中,全书共记载了烹饪39种、酿造24种、糕点小食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涵盖了荤菜、糕点、蔬菜、酱菜、饮品、乳品、蛋品的制作方法。其中,仅酱、豉就写了21条,咸菜写了27条,食材种类丰富多样,包括野鸡、麻雀等,以及酱豆腐乳、冻豆腐的制作方法,这些都和四川盆地多丘陵的地貌相契合。
《醒园录》是第一本川菜菜谱,后来川菜界根据《醒园录》陆续复原了许多川菜,正是由于李调元的系统整理,川菜才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因此,他又被誉为“川菜之父”。
李调元一生热爱藏书,退休回乡后,在家乡建立了藏书超过十万卷的藏书楼,其规模与浙江天一阁相媲美,为我国文化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回到家乡的李调元深感官场生涯充满坎坷,难以预测,于是他在乡村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以诗酒相伴田园。
乾隆五十三 年(1788 年),李调元回乡三年,《函海》得以完成,他的著作使命已达成,他决定投身于其他事业。
一件与编纂《函海》同等重要的大事:他以54岁的高龄,开始建造一座能够保存文明火种的图书馆。不久之后,在李家的祖宅旁边,一座宏伟的楼宇拔地而起,名为“万卷楼”。这座楼宇四周环境优美,拥有平泉之美景,背靠青山,面临溪流,烟霞映照着辋川的美丽画卷。手植的竹木逐渐形成了森林。
实际上,万卷楼是一座藏书超过十万卷(简称“万卷”)的巨大图书馆。李调元将他的父亲所收集的数万卷藏书以及他所购买、印刷、手抄的藏书都存放在这里。这些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共四十个橱柜,其中许多都是宋代的书籍,手抄本尤为丰富,总数达到十万卷。除了大量的购买书籍之外,万卷楼所藏的书籍中还包括了许多手抄版本。李调元对抄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家中没有的书籍还是借来的书籍,只要是他想要的,都会通过抄书的方式获取。他在担任京官期间,曾经如饥似渴地广泛抄录宫内罕见的珍贵藏书,他因此而感到自豪,他的藏书之中,“御库抄本”应有尽有。当时的人称他为“西川藏书第一家”,这是当时四川最大的私立图书馆。
此外,李调元的万卷楼藏书还有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他自己编辑并收藏的作品。他的自刻本《函海》、《续函海》、《童山诗集》、《童山文集》等都存放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调元不断扩充他的藏书规模,从外地购回了许多珍贵的古籍和稀有的图书,用以充实馆藏,成为了四川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万卷楼的建立,标志着清朝初期以来四川文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逐步走向繁荣。
万卷楼建成之后,李调元每天都需“登楼检阅”,以确保馆内的书籍整齐有序。
"雠"这个词并不常见,可能是输入错误。建议将其更正为"庐"。以下是修正后的段落:
书籍犹如知己,手不释卷,不亦乐乎。万卷楼成为了海内文学达人、李氏子侄、邻近生员们最青睐的地方,甚至有很多人不远万里来此查阅典籍。名家大儒们在楼中穿梭的身影成为了蜀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嘉庆五年(1800年)二月,李调元的政敌永保嫉妒旧仇,趁机利用白莲教起义之机,与盗匪合谋火烧万卷楼,这实际上是四川文化的重大损失。当时正在成都友人家的李调元得知自己毕生心血化为乌有,"一恸几绝"。回到罗江后,他将自己的残书片和书灰装进黄绫之中,埋入土中,用青石砌筑了一个高2米、长2.67米的书冢,并亲笔题写了“书冢”二字,还刻石碑置于冢前,泪洒诗句云:“不使坟埋骨,偏表坟葬书;焚如秦政虐,庄似陆游居。人火同宣榭,藜燃异石渠;不如竟燃我,留我待何如?云峰楼成烬,天红瓦剩坯;半生经手写,一旦遂心灰。獭祭从何检,尤杠漫逞才;谈书无种子,一任化飞埃。”
万卷楼被焚烧后,李调元心情抑郁,难以快乐。最终,在嘉庆八年(1803年)十二月,他因悲痛而离世。
一代文化巨匠就此陨落,但他留下的不朽著作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巴蜀文化中最丰厚珍贵的一部分。
李调元是清代百科全书式学者,他的著作种类繁多,共计130余种,其中包括《童山诗集》、《童山文集》和《蠢翁词》等文学作品。
《雨村诗话》、《雨村词话》、《雨村曲话》和《雨村赋话》等诗歌、戏剧学、文艺理论作品,由李化楠编辑,并将其父亲的作品《醒园录》中的一部分收录其中,这部专著被印刷出来,形成了大型丛书《函海》和《续函海》。此外,他还建造了“万卷楼”,藏书达十万卷。
李调元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承上,他为巴蜀文化的复兴和清代的学术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组织了川剧伶班,致力于扶持川剧的发展,并融入了对川菜、江南菜等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编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谱,对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调元在德阳留下了许多遗产,包括李调元纪念馆、醒园、李调元读书台、李氏宗祠敦本堂摩崖石刻和李氏宗祠家规碑等。在绵阳市,也有许多与李调元相关的地方,如他的出生地院落、万卷楼遗址、书冢和读书台等。
李调元的当代价值在于他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坚守正义道德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不断整理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推进中华文化复兴提供了智慧和启示。
李调元的故事原型是花旦受到排挤,反而得到了乾隆的重用。这个故事发生在85大红戏报上,当时该剧的主演是原“双庆班”的红小生罗天成,该剧正在鲜鱼口“宝和剧院”上演。
关于李调元的故事原型,这里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85
大红戏剧报写着本社聘请原“双庆班”当红小生罗天成老板主演“周仁悔路”,敬请各位观众亲临指正。贴在鲜鱼口的“宝和剧院”大门口,售票窗口上方。
两个中年观众看了戏报后议论着说:“双庆班”不是秦腔唱得很红吗,怎么跑到八达子这来唱了?“可能是昆曲看的人少了,八达子他们也只得请人来唱秦腔了。”“走,买票去看看,看看周天成唱得怎么样?”
86
魁玉在四川会馆剧场的后台,给正在化妆的长生说:“老五刚才回来说,知道天成在哪里了。”
长生:“看见天成了,为什么不把他带回来呢?”
魁玉:“带不回来了,人家已经参加了八达子的‘王府班’,戏报都贴出去了,今晚在前门外‘宝和剧场’演‘周仁悔路’。”
长生:“他一个人怎么演?”
魁玉:“悔路本来就是独角戏啊,”
长生:“我是说文武场面。”
魁玉:“只要有谱子,哪个乐队演奏不了?”
长生:“你带上红绸子,和我一起去‘宝和剧场’看看天成,给他挂个红,顺便劝他回来,不然我们将来怎么向康班主交代呢?”
罗天成接过烟枪,口中含住烟斗,忙完后,扮演小丑的演员将烟盘递到罗天成的嘴边。他张开嘴巴,对着烟灯猛吸两口,顿时感到全身舒畅。
罗天成向后伸直手臂,负责管理大衣箱的人早已准备好兰色缎子的七品官袍,放在罗天成的身后。罗天成一伸手,便穿上了这件官袍。
八达子在后台的角落里,非常满意,因为他就是安排这一切的人。
宝和剧场已经坐满了人,魁玉和老五也来到了现场。舞台上正在演唱一生一旦,歌曲接近尾声,他们搀扶着罗天成走出幕后。
乐队奏起了秦腔音乐,罗天成开始扮演周仁。
老五问:“天成扮演周仁已经有十多年的经验了,他在陕西演出全本‘忠义烈’,是出了名的。但他只一个人,其他角色怎么办呢?”
魁玉回答:“所以他只能唱一些‘周仁悔路’、‘哭坟’等折子戏。”
老五又问:“那么天成唱完这两个折子戏后怎么办?难道他每年都只能唱这两出戏吗?”
魁玉说:“早晚他会回来的。”
舞台上,罗天成扮演的周仁正在唱着。
下午看戏报的两个中年观众议论起来:“这个罗天成唱的秦腔真是不错啊,‘周仁悔路’应该是有全本的,只是‘双庆班’那边好像没有演过。”其中一位观众说:“你看过小说《海公大红袍全传》吗?”,“没看过”,另一位观众回答,“上一朝就改编成《忠义烈》也叫《鸳鸯泪》,咱们这一朝叫《朝阳凤》,主要就是讲周仁重义。”
“气吞山河,不忘前恩,舍妻救义兄的故事。”
舞台上,罗天成展示秦腔绝技“耍帽翅”。一会儿双翅同闪,一会儿单边帽翅独闪,并让其独立,左右如是。
观众:“这真是秦腔的绝活,京城无人能敌。”
舞台上,周仁将头上的乌纱帽甩落在台口中央,露出头上的长发。此时,他正在表演当时秦腔的另一个独特绝技“甩发”。现在看来,“甩发”表演或许并不出众,但在当时却是秦腔独有的绝技,因此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王魁玉在热烈的掌声中,双手捧着红绸走向舞台。前台执事看到有人前来为演员佩戴红绸,立刻走到台前高喊:“有先生为罗老板佩戴红绸。”
天成看到魁玉已经拿着红绸走到台边,赶忙停止演唱,上前迎接。魁玉将红绸佩戴在天成肩上,说道:“长生,让你回去吧,别再一个人在外胡乱闯了!”天成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去,继续表演。他走到前台,用脚尖轻轻一挑,帽子便飞到了头顶,稳稳地戴在了周仁的头上。
对于天成的表演,全场观众都赞不绝口,热烈鼓掌。
李调元完成了学政任务,从广州回到京城。这一天,他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四川会馆”,因为这是他平时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所以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门房的小袁看到是广州去了一年的李大人,兴奋地从门房跑出来:“李大人,您从广州回京了?”
这一年以来,我们真是想了太多!前天还在念叨您,今天便见到了您。”
李调元:“大家都好吗?长生他们都在吗?把这些广州产的荔枝拿给大家品尝,让他们每人拿一个盘子盛一下给长生拿去。”说完,他把手里的那一篮鲜红的荔枝递给了小袁。小袁接过荔枝,高兴地提着它向里跑去。
绕过回廊,调元来到了班主的房间,“长生在吗?”
长生:“在,在,快请进!我一听到您的声音就知道是您,李大人。”两人原本就是好朋友,又是四川老乡,分开一年多了,非常想念对方。他们互相邀请坐下,并倒上了茶。这时,小袁捧着一盘荔枝走了过来,放在桌子上:“这是李老爷从广州带来的荔枝,魏班主请。”
李调元:“这些可是当年唐明皇用八百里加急,从岭南送给贵妃杨玉环的那種荔枝,让大家品尝一下。”说完,他拿起一颗荔枝,拨开吃了起來:“真是不錯,难怪当年杨贵妃那么爱吃荔枝?对了,您去年离开京城的时候说过,到广州后抽空给我们写一本新戏,我们现在唱的都是老戏,是时候推出一部新戏了。”
长生拿了一颗,拨開后就吃了起來:“确实不錯,這麼多年过去了,還能保持這種口感真是難得。那麼,您去年離開京城的時候說,到廣州後要給我們寫一本新戲,現在是時候推出了嗎?”
李調元:“是的,我把原来的《五典坡》改進了一下。過去,王寶釧嫁給薛平貴後,二人在城南寒窑过着凄苦的生活。平貴驯服了紅鬃烈馬,被冊封為都府,在長安任职。王寶釧的父亲和王寶釧的二姐夫魏虎,設法將平貴調往西涼去平定叛亂,結果戰死沙場。王寶釧後來饿死在城南寒窑。”李調元的語氣充滿了感慨,他覺得這樣的悲傷結局太讓人難过了。
薛平贵征战西凉,娶了代战公主,后来继承王位当了西凉王。一日,他收到王宝釧从长安通过大雁寄往西凉的血书,得知苦守十八年的发妻王宝釧尚在人间。于是,他回到长安,与宝釧相聚。由于原本是唐王失去多年的儿子,他继承了王位,并以《大登殿》作为结局。这样一来,苦守十八年的王宝釧没有饿死,反而成为了皇后。
长生欣喜地说:“改得很好,这样修改更符合观众的习惯。否则,饿死的结局太过惨烈,不仅观众难以接受,对于我们这些演员来说,演绎起来也会觉得不舒服。这样,你明天就把改编本带来,我们马上就开始排练,预计下个月正式公演。”
李调元回应道:“好的,没问题!”
89
李调元是一位正直、公正,敢于顶撞上级的清廉文职官员。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上级。大家以为他在广州任学政后,会留任广州,但一年之后,他回到了京城。
李调元回京后,仍然在吏部任职。一天早上,他将一包东西交给一个下人,说道:“你把这个包裹送到‘四川会馆’交给‘双庆班’的魏班主。”下人拿着包裹转身离去。不久,吏部的另一个官员抱着几份文件走过来,对李调元说:“李大人,这份湖南巡抚的公文需要您的画押才能上报。如果没有您的画押,我们就无法提交。”
李调元回答:“我不画押!这样的表述有什么问题?如果这次我画了押,他们可能不知道悔改!下次他们还这样,该怎么办?”
吏部官员:“尚书已经……”
经过批准,你就批准吧,我会告诉他们,让他们今后写上行文,一定要用下级的口吻,绝对不能越级。"
李调元:“不行!法律问题,人人都要遵守。”
吏部官员:“此外,这份由御史发起,各部签字,废除花部,改为雅部的奏折,您还没有签字呢。"
李调元:“老百姓的东西说成花部,当官的东西说成雅部,花部压制雅部,那是潮流,我不签字,让他们自己去闹吧。”
吏部官员无言以对,只能抱着文件离开。来到吏部尚书阿桂堂的桌子前:“尚书大人,这两份文件,李大人都不愿意签字。”
尚书阿桂堂对李调元的性格本来就不满,早就想将他调离,现在听说他不愿在这两份文件上签字,气得说:“这个李调元,年纪不大,官位不高,脾气却不小,不签字就算了,我迟早要把他撤职!”
90
金銮殿,文武百官分立两侧,乾隆皇帝坐在正中,一个内侍走上前:“有事情要奏上,没事的话就退朝。”
吏部尚书阿桂堂走出队列,向前一步:“启奏皇上,我已经将去年至今年皇上要考核的京官,那些浮躁不安和年老多病的官员一并带到,请皇上处理。”
乾隆:“让他们进来吧!”
内侍走到殿门口喊:“皇上有旨,宣各位进殿!”
十九个官员依次进入,一个个比一个年迈,颤颤巍巍地走进大殿,唯有李调元年轻,走在最后。
在金殿之上,官员们跪拜如仪,高呼:“臣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皇帝慈悲为怀,对他们说道:“平身吧!”众官员连忙起身,互相搀扶。
乾隆皇帝对眼前的这些年迈官员感到好奇,他们一个个比自己还老。于是,他走到即将被裁的官员们面前,逐一询问他们的年龄。
第一个老官员回答:“启奏皇上,奴才今年七十九了。”
第二个老官员却回答道:“奴才该死,奴才耳背,实在没听到皇帝在问奴才什么?”
乾隆皇帝走到第三个官员跟前,但这位官员灵机一动,立刻改口说:“启奏皇上,奴才还小,今年刚满七十一。”
面对这些七旬以上的老人,乾隆皇帝不再追问原因。他转向年仅四十的李调元,发现他年轻干练,不禁好奇地询问吏部尚书:“他叫什么名字?”
吏部尚书答道:“他的名字叫李调元。”
乾隆皇帝惊讶地问:“李调元怎么会在这里?”
吏部尚书解释道:“因为他过于逞能。”
乾隆皇帝责问道:“是不是没有按照你的话去做?”李调元连忙回应:“臣在。”
乾隆皇帝询问他在吏部的职位,李调元回答:“臣在吏部担任吏部员外郎一职。”
乾隆皇帝下令:“你现在先在吏部继续任职吏部员外郎,待纪洵他们的‘四库全书’写成后,你需亲自押送一部到圣京存放。”
李调元恭敬地领命:“臣遵旨!”
吏部尚书原本打算让乾隆皇帝将李调元以及那十八位年迈的官吏一同免职,然而他未曾想到,反而让李调元成为了负责押送“四库全书”的重要钦差大臣,这让吏部尚书感到非常愤怒。
乾隆皇帝对众位大臣说:“各位爱卿,你们都是为国家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功臣,如今已经年老,理应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安享晚年。因此,我特此批准你们退休返乡。”众位大臣跪地高呼:“谢陛下隆恩!”
91
永定门外的马车行,原先是张南如的“双庆班”唱秦腔的地方,魏长生的豪华马车停在广场上,魏长生站在马车旁边眺望。一辆来自陕西的长途马车风尘仆仆地驶入车行,驾车人下来拉住马车的缰绳,喊道:“吁!”马车便停了下来。一个陕西的孩子,瞪大了双眼,头上留着一撮头发,他从车前的帘子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
驾车人走过去,将帘子掀起,将孩子抱下车来:“你看,你的父亲来接你了。”魏长生看到了玉英和孩子们,高兴地向他们走去,
玉英最后跳下马车,陕西的孩子赶紧躲到玉英的身后。
长生的大女儿喊了一声:“爹”,长生立刻把她抱在怀里。
玉英拉着自己的小儿子出来,这个小儿子一直嚷嚷着要来看望魏长生,但一见魏长生,却又躲了起来。
长生把自己的小儿子拉过来,让他叫自己一声爹,陕西的孩子不好意思地叫了一声爹,然后快速地跑进了魏长生的怀抱里。
以下是修正后的
生的怀里。
玉英两只眼睛深情地看着长生:“瘦多了!大家都好吧?”
长生:“都好着呢,路上走了好几天,累着了吧?坐咱们的车,回去休息,我在离剧场不远的地方置了一个四合院。”
玉英:“好!走吧。”长生一手抱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向自己的豪车走去,
车夫已经赶着豪车过来了,长生把小儿子放在车上,又把女儿抱上车,再扶着小脚的玉英坐上车,自己也跳了上去。赶车人坐在轿车的前辕上,赶着豪华马车驰入闹市。
92
高广仁,广西秀才,来京城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住在广西会馆。由于所带盘缠花尽,加上身体多病,营养不良,面黄肌瘦。他拖着一身疫病向会馆的余管事借钱。
余管事:“不是我不借给你,你上个月借的钱还没有还,你住会馆的房租,我是一文也没向你收。我现在是实在没有钱,你还是找你的同乡想想办法,借点钱给你,把这几天的费用混过去。等你高中状元,哪怕是个进仕,放了官,你就什么也不愁了!谁让你来得那么早呢,过几天再来,你那点钱就够用了吗?你看现在难不难!”
高广仁:“我也没有想到,身体会这么差,我来时带的那点银子,还是家里东拼西凑向亲戚借来的,我省吃俭用,没想到离考试只有一个月,我就身上就没有钱了,还欠了你的债。”
现在走投无路,只能返回广西吗?身无分文,留在京城吧,连饭都吃不上,看来只有死路一条了!
余管事:“不要急,还有两条出路!”他指着旁边的一辆豪华轿车,“那里面有吃的,喝点吧。”
正说着,余管事好像发现了什么,“哦!他是我们的救星,京城的名人,秦腔‘双庆班’的班主,我去找他帮忙。”
一辆豪华轿车停在了会馆门口,身着华丽,温文尔雅的魏长生向会馆走来。
余管事满面笑容地上前迎接,“魏班主,您怎么来了?”
魏长生笑着回答:“有什么事情就有什么事情吧,我先上去喝茶。”
两人来到了花厅,小马为他们端上了茶:“魏班主,请用茶。”
余管事指向了旁边的高举人,“高举人,你也来见见魏班主。”
高举人走了过来,深深地鞠了一躬:“魏班主,您好!”
魏长生:“不必这么客气,高举人,请坐下。”
余管事介绍道:“这位是广西进京赶考的高广仁高举人,因为他家境贫寒,四处借款已经耗尽,又没有回家的路费,现在陷入了绝境,我正在劝说他放弃轻生。”
魏长生:“他能从遥远的广西来到京城,为考试而奋斗,真是不容易。而且他还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我们不能让他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余管事:“您说得对,魏班主。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让他能够继续前行。”
于是,魏长生决定出手相助,为高举人提供一些帮助,让他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京赶考,想必是胸有大志,我想一定可以高中,现因经济情况暂时被困,我想只要渡过这一难关,必然能大展鸿途,小弟虽然读书很少,也没中过什么举人秀才,但对读书人是很尊重的。高兄请放宽心,小弟虽然不才,但尚有几个积蓄,拿出来资助高兄,你看如何?”
余管事:“那感情好!高举人能够得到魏班主的支助,那是他上辈子烧了高香,您真是救命活菩萨,高举人,还不快快过来叩谢魏班主。”
高举人:“如能如此,魏班主真是我的再生父母,请受再下一拜。”说着就走向长生,跪了下去,长生赶快扶起高举人,说:“微薄之力,哪值得如此厚礼,但愿高举人熟读四书五经,争取今秋金榜提名,余管事,回头我让他们送过来纹银三十两,供高举人读书,如若不够,请余管事说一声,我立刻叫人送过来,这事就交给你了。”
余管事:“您放心吧,这事一切就交给我了,我一定按您的意思把它办好!”
小马走来:“魏班主,我家馆长已经起来了,请班主到客堂去会见。”长生跟着小马转身到后堂去了。余管事高兴的对高举人说:“真是,该你走运了,今天遇到了贵人,你要知道,魏班主可是现在京里的红人,谁人不知,那个不晓,现在京里各大官府只要有堂会,都以能请到魏皇姑为荣,达官显贵,只要沾上魏班主的光,都能身价倍增。”
“能见到和硕格格演出的《滚楼》《背娃进府》,那尝银、,可是几百两,几百两的奉送,行啦!你先进屋先歇着吧,我这就给你叫碗面去,吃好了养好了,好进考场去。”
高举人:“想不到,我今天碰到了如此好的救命恩人,魏班主,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远不忘!”
上一篇: 广西最新一批人事任免涉及哪些职位?"
下一篇: 如何判断一篇新闻报道是否可信?
猪儿生活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086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