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本文内容

5年铁窗生涯,东山再起传奇:他如何成为我国钢铁侠?

发布时间:2023-12-02 23:40:01源自:http://www.zuer8.com阅读

在2000年代初,戴国芳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创立了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苏南地区有影响力的钢铁企业。然而,正当戴国芳准备带领铁本迎接更大挑战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使得他的梦想瞬间破碎。这场风波过后,戴国芳并未放弃,反而以更加冷静的心态和全新的思维投身到了新的领域。 2010年,戴国芳创立了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专注于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这一次,他不再盲目扩张,而是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戴国芳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使得德龙镍业迅速崛起,成为现代镍铁行业的龙头企业。

尽管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戴国芳从未动摇过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深知,只有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需求。如今,戴国芳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现代民营企业的翘楚,再次证明了他在商业世界的坚韧和智慧。戴国芳曾说:“我们要在3年内超过宝钢,5年内追上浦项。”当时,宝钢和浦项分别是我国和中韩两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分列全球第五、第三。如果他真的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他将成为当时的首富。可惜,商业世界没有如果。

戴国芳的一生都与钢铁息息相关。1963年,戴国芳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小村子。由于家庭贫困,他从12岁就开始推着小车走街串巷收废铁。

在攒了一些钱后,他又购买了手扶拖拉机和压块机,这样收购范围就变得更广了,将碎铁压制成铁锭后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随着改革开放,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与钢铁行业打了多年的交道,戴国芳显然是一个懂得看清市场的人。他向国有企业购买了几台被淘汰的二手转炉和化铁炉,创办了自己的炼钢小作坊。几年后,他在常州周边承包了国有钢厂的车间。在那个时代,国有企业往往效率低下,但在戴国芳手中,这些车间变成了的好地方。最多的时候,他名下的车间有五家,经常被邀请参加常州市工业系统的会议。到1996年,已经对钢铁业有了深入理解和技术的戴国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想要成立自己的钢厂。这一年,他用2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了江苏铁本铸钢有限公司。公司的名字有些奇怪,但含义却非常明确:“以铁为家,不离本业”。如果从侧面观察戴国芳这个人,会发现他确实配得上这八个字。他是当地著名的“五不”老板——不坐高级轿车、不进入娱乐场所、不住高级宾馆、不大吃大喝、不。他的唯一爱好是与工程师们一起讨论技术,因此尽管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他却无师自通地掌握了钢铁业的整个技术体系。到2000年前后,铁本已经成为苏南地区数一数二的钢铁企业。这一年,公司的全年钢产量达到100万吨,销售额达到25亿元。甚至超过了许多城市的国营钢铁厂,上缴利税排名全市第二,戴国芳也因此成为常州市工业系统的重要人物。

如果你一直守着这份生意,戴国芳或许会一辈子做个不大不小的老板。然而,一股神秘的力量催促着他去追求更大舞台。这股力量就是我国宏观经济。自2001年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最重要工业原材料的钢铁需求日益增长。即便价格波动频繁,在铁本门口等待提货的车辆仍络绎不绝。对任何有野心的经营者来说,这样的好时机就像事业的最强动力。因此,经过几周的思考,戴国芳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扩大产能,创建大型工厂。他原计划将铁本的现有产能提高1.6倍,建设一个占地两千亩、年产量达到260万吨钢板的全新工厂,总投资为10亿元。尽管戴国芳野心勃勃,但他深知发展速度应与实际相符。考虑到铁本固定资产为12亿元,净资产为6.7亿元,无论是通过贷款还是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滚动投入,这个计划都是合理且可行的。然而,命运在这一刻却给了戴国芳沉重的一击。在改革开放后的江苏,常州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座城市与苏州、无锡并称为“苏锡常”,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其经济活跃程度曾一度领先全国。但在繁荣的外表背后,却有一个让当地官员感到尴尬的问题——虽然常州的中小企业非常强大,但却没有一家能称得上是大企业的龙头企业;虽然轻工业非常发达,却没有一家能拿得出手的重工业企业。在2001年前后,常州的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率一直位居江苏省首位,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却在13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六。

当地的经济形态迫切需要一家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工业大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军者,同时也急需一次重大的突破,以推动整个常州经济迈向新的高度。在这个关键时刻,适时提出扩产计划无疑会得到官员们的青睐,而戴国芳作为一名勤恳朴素、踏实的领导,其人格魅力能够为官员们带来充分的信任感。然而,戴国芳的扩产计划稍显保守,如果能再进一步,其品牌影响力和突破效果将更加显著。

在众多关心和支持的“热心人士”的关注和干预下,铁本的扩产计划经历了多次修改,仅在六个月内就跨越了260万吨、400万吨、600万吨等几个重要节点,最终确定在840万吨。项目的占地面积也从2000亩增加到9379亩,项目总预算也由10亿元激增至106亿元。相较于用12亿元资产带动10亿元的投资,这个规模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风险,戴国芳可能会感到压力重重,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巨额资金将从何处筹集?

戴国芳并非轻易涉足高风险投资的人。对企业而言,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然而,就在此时,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将铁本拉到了投资的大舞台上,这股力量的背后是充满决心的常州市。在确认了的大力支持后,以银行为代表的地方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开启了放贷的大门,铁本因此一举获得了43.99亿元的银行授信。

但所能为铁本提供的帮助远不止于此。按照当时的规定,凡是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必须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如果将百亿级别的铁本项目如实报上去,不仅审批流程不可预期,能否获得批准还是未知数。常州市找到了一种方法:分拆闯关。铁本的840万吨项目被拆分成7个子项目和1个码头,分别上报,在建设用地上,9000多亩土地被切成14块土地报批申请。常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甚至在一天内就批准了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面对这笔大钱,和官员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效率异常迅速。即使是像戴国芳这样的企业家,面对这样的机会也无法抵挡住做大的诱惑。在2002年,他在公司内部说了一句:“地方上这么支持,上哪儿找这么好的机遇。”就这样,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位原本非常谨慎的企业家,和一群充满热情的官员走到了一起。他们并没有谈论任何东西,但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引发了钢铁行业前所未有的“大炼钢铁”事件。840万吨的规模加上100万吨的现有产能,使得铁本的规划产能一下子达到了千万吨级别。在当时,拥有超过1000万吨产能的钢厂只有宝钢和唐钢两家。“铁本要在三年内超过宝钢,五年内赶上浦项。”为了确保整个投资计划能够实现,戴国芳做了充分的准备。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钢铁行业的企业家,戴国芳非常清楚钢铁行业的一个规律——这是一个由成本决定利润,由规模决定成本的行业。

根据资料,铁本在吨炼钢成本上相较于国有企业低60-150元,高炉建设成本也降低了近一半。此外,铁本与澳大利亚公司达成铁矿石的长期供应协议,可降低70%的采购价格,进一步巩固了其成本优势。这使得铁本有望成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戴国芳也因此有望跃升为钢铁业乃至整个商业界的最有影响力企业家。然而,就在此时,他们遭遇了一场来自最高层宏观调控的天大玩笑。

戴国芳所看到的火热行情背后,是我国钢铁行业的大规模投资热潮。2002年,钢铁行业投资总额达到710亿元,较上年增长45.9%,到2003年,这一数字更是激增至1329亿元,同比增长96%。这种过热的投资态势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103号文,要求各地采取措施,迅速遏制盲目投资。2004年2月4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对钢铁、电解铝和水泥三大行业进行清理检查。宏观调控的大幕正式拉开。

铁本的命运,在这场宏观调控中注定无法幸免。仅仅几天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抵达常州。当时,距离铁本第一座高炉建成仅剩下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让戴国芳和常州方面都未曾预料到的是,这场崩塌的开始即将来临。

因为在“涉嫌偷税漏税”的指控下,戴国芳最终被判刑5年。然而,这一指控存在很大争议,以至于在随后的几年里,众多法学家、经济学家和媒体都围绕着戴国芳的判决,即是否属于“法罪错位”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项目暂停后,常州多名官员受到处分,而位于铁本的炼钢高炉和发电站,在数年无人管理之后,几乎沦为废铁。

尤为讽刺的是,在铁本遭受严厉处理的几个月后,我国钢铁行业开始从调控中复苏。2004年前10个月,全国累计生产钢材2.72万吨,较上年增长24.12%;2005年,全国产量达到3.71亿吨,同比增长24.1%。至2019年,戴国芳曾誓言要赶超的宝钢已更名为“宝武”,并在重组太钢集团后,拥有了1亿吨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

在一次会议上,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向一众高管提问:“我们追求亿吨宝武有何价值?”实际上,将高管们的回答与陈德荣本人的观点相加,都无法逃脱戴国芳内心深处隐藏的动机——以成本定利润,以规模定成本。

然而,此时的戴国芳已在成本、利润、规模的钢铁世界探索出一条新道路。戴国芳隔着墙说:“不必过来见我,我现在只想静一静,若要做些什么,我会给你打电话。”

对于一个深受打击的企业家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然而,许多人认为戴国芳将在余下的日子里平静度过时,这位与钢铁 industry 打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却选择回归。2010 年 7 月,在江苏响水县沿海经济开发区,一家名为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悄然成立,其创始人便是戴国芳。戴国芳为德龙选择的领域并非传统的钢铁,而是名为铁镍合金的特殊钢材。铁镍合金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这一选择经过深思熟虑。过去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峰期,传统钢材销量仍然可观,但产能过剩和行业竞争使钢铁行业的利润不再如前。同时,国家逐渐从对产量追求转向对质量要求。从事钢铁行业多年的戴国芳迅速洞察到这些变化。他认为,高品质源于对细分领域的专注。因此,在此次复出后,他将目光投向不锈钢领域,专注于主营 10%~15% 高镍铁合金和镍铬合金。一、二期工程分别在 2011、2012 年投入使用。在熟悉的朋友眼中,那个熟悉的戴国芳又回来了。在德龙镍业的初期阶段,戴国芳似乎保持着旧有的作风——较少享受,热衷于技术,长时间埋首于车间和办公室,甚至在项目工地上居住。他似乎希望弥补过去五年的时光。仅用两年时间,德龙镍业就跻身我国镍铁行业的领军地位。然而,正当戴国芳准备启动下一阶段的计划时,命运似乎又与他开了个玩笑。

2016年12月5日,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通报,明确了德龙镍业的情况。德龙镍业在2013年实施了一个年产30万吨镍铁合金扩建项目,其中违规建设了1台80吨电炉、4台60吨AOD炉及相关配套设施,用于冶炼不锈钢。这一行为使得德龙镍业被认定为“违规建设钢铁项目”,成为业内负面典型。这一事件甚至引发了媒体热议,有评论称戴国芳正在复制当年铁本事件的错误。然而,在经过调查后,德龙镍业成功脱险。幸运的是,经历过之前的挑战,戴国芳已具备更强的定力和更敏锐的眼光。通过将业务从镍铁原料转向不锈钢产品,德龙镍业可以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与过去相比,戴国芳显然已经不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更加注重技术竞争力的提升。近五年来,德龙镍业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每年研发费用投入从2017年的2000余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8000余万元。这种对技术的投入使得德龙镍业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不锈钢生产企业。其巨合冷轧项目产品精度可达0.01毫米,生产的300系列不锈钢产品迅速受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欢迎。然而,戴国芳更大的、更为精细的布局隐藏在他的战略规划之中。他在对产业的认识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他准确地看到了一体化产业链将是决定特种钢领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德龙再次投资了年产300万吨的不锈钢热轧项目,并为每个工厂配备了专用的电厂、港口和码头。我们从印尼直接进口镍矿,形成了从印尼进口红土镍矿制取镍铁合金,然后用镍铁合金生产不锈钢的完整产业链条。德龙通过与印度尼西亚的红土镍矿企业合作,直接进口镍铁的原料红土镍矿,通过海运直接进入工厂码头,再通过海运将成品发送出去。对于不锈钢企业来说,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镍产地,控制原材料市场,既能通过产业链降低成本,面对新进的竞争者时,还能筑起竞争壁垒。位于印尼苏拉威西省科纳威县的德龙镍铁工业园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戴国芳投入300多亿元在印尼建设的项目涵盖了原材料采掘、镍铁冶炼、码头等全产业链设施。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他还派遣女婿朱明冬亲自坐镇印尼。这个想法,在上世纪,日本的新日铁、韩国的浦项,都是通过对海外原材料的控制,奠定了自己的产业地位。有趣的是,在整个印尼项目的两期工程中,戴国芳都选择了与国有企业合作。在经历了当年的铁本事件后,他显然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2022年9月7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服务业100强榜单。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以1353.8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56位,在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1位。

这已经是德龙镍业连续第三年荣登民营企业500强和制造业500强。相较于2021年的民营企业500强和制造业500强名单,德龙的排名分别提升了45名和22名。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十多年前,戴国芳曾说过“超越宝钢、赶上浦项”的豪言壮志。如果当时的铁本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那么这一时刻或许会更早地到来。戴国芳及其创立的铁本,似乎错过了那个时代。然而,戴国芳依然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回到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钢铁王国。尽管流水有时会绕道而行,但它永远不会回头。关键在于,永远不要离开自己脚下的道路。

文章推荐

猪儿生活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086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