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 本文内容

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及相关解读

发布时间:2023-11-26 21:30:01源自:http://www.zuer8.com阅读

戚戚然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它有多种涵义。它表示的是一个人表情忧愁、忧虑不安的样子。例如,《诗经·大雅·行苇》中的“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描述的就是兄弟们因为某种原因而忧心忡忡的情景。戚戚还可以表示一个人心中有所触动,内心有所波动的状态。再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就是在形容孟子的内心受到了触动,有所感慨。此外,戚戚还可以指一个人低声细语,或者急促的声音。戚戚然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担忧和不安。戚戚然一词用来描绘一个人内心的忧愁和动荡,表达出他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具有多种涵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表明了君子和小人在价值观上的区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则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在对待法律的态度上的差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和小人在性格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戚戚然这个词用来描绘一个人内心的忧愁和动荡,表达出他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而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涉及到道德、法律和人生观等多个方面。

24次,其中19次“君子”和“小人”同时出现。“君子”原本指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见《古代汉语词典》);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君子”则指个人修养较好的人(参见前言)。“小人”有三种含义:地位低下的人;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谦词(见《古代汉语词典》)。

在《孔子家语·大婚解》中,孔子与鲁哀公对话,对话之初孔子说:“您刚才的话,就是百姓的福祉啊,”接着说:“君子,这是人的美称,百姓和名声一起构成了君子,这样就形成了君主和他的儿子了。”最后说:“君子说到这里,这是臣子的福气。”这里君子指的是统治者,与百姓、臣子相对,并说明了“君子”名称的由来。

在《孔子家语·问礼》中,鲁哀公向孔子请教礼仪,孔子回答道:“现在的君子,贪图利益没有止境,放纵行为不知疲倦,荒废政务,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抱怨政治不公,违背民意,侵犯正道。过去统治人民的方法是公正的,现在统治人民的方法是邪恶的,这就是当今的君子,没有人能行礼仪。”这里的君子显然并不是指有道德的人,同样指的是统治者。

《尚书·无逸》:“未曾听闻小人的辛劳”,“驾乘那四匹马儿,马儿强壮有力。君子依赖它,小人却借它遮掩。”(《诗经·小雅·采薇》)“君子”和“小人”是以地位而言的。

“小人恐惧不已,君子则不然。”(《左传·僖公年》)

二十六年》)“因此,君子应该勤奋地遵循礼仪,小人则竭尽全力。在诸多方式中,对君子的敬意最为重要,对小人的努力则莫过于忠诚与坚定。”(《左传·成公十三年》)“君子应注重心灵修养,小人则以体力劳动来侍奉上级。”(《左传·襄公九年》)“在世间太平时期,君子崇尚谦逊,愿意让位于下属,小人则竭尽全力为上级服务,这使得上下之间充满礼仪,邪恶被排斥在外,这是由于不争的原因,称之为美德。而在混乱时期,君子称赞自己的功劳,以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小人则攻击他们的技艺,以图凌驾于君子之上,这使得上下之间缺乏礼仪,暴乱和虐待并存,这是由于争夺善恶的结果,称之为败德。国家的衰败,往往由此引发。”(《左传·襄公十三年》)以上《左传》中的几处“君子”“小人”都是从职位的角度进行阐述的。

《孔子家语·五仪解》:“哀公问:‘何为君子?’孔子答道:‘所谓的君子,言谈必定忠诚可信,内心不抱怨,身处仁义之中,态度谦逊,思维清晰且言语不偏颇;坚定地践行道德信仰,永不止步,这是一种自然的气质,这就是君子。’”(《荀子·哀公》)这里的君子是从品德的角度进行定义的。

《论语》中“君子”“小人”的对举有时会涉及到职位和品德两个方面,如果不加以区分,可能会导致理解偏差。《论语》中“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12.19)“君子学习道德就能爱人,小人学习道德就容易操纵。”(17.3)“君子把道义视为首要,君子拥有勇气但没有道义则会导致混乱;小人拥有勇气但没有道义则可能导致盗窃。”(17.21)这三处的对举大多被视为职位方面的对比,差异较小。

然而,也有一些以职位为主的“君子”和“小人”被认为是品德方面的对比,

因此,对《论语》文本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7)。尤其是在将前三句中的四对“君子”“小人”理解为以德言的情况下,这些话失去了对为政者的正确指导作用。

《论语》中还有一些“君子”“小人”是指优秀的管理者和不良的管理者,可被视为以德言。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3.25)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2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5.21)。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包括如何识别工作中的同事和上级,以及如何与他们相处。这有助于弟子们“事大夫之贤者,友士之仁者”。

“小人”不一定就是坏人,但他们自身的修养相对较差。在道德上,与“君子”相对的“小人”并不是指社会底层的人,而是与“君子”处于相同地位的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1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26)

(14.6)“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5.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5.3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些句子都是以德言、以位言还是以见识广远或短浅来区分的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君子”和“小人”并非绝对的道德标签,它们更多地反映了个人修养的程度。因此,这五对句子中,“君子”和“小人”都是用来对比个人修养的。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这些句子。

1. “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这句话强调的是“君子”具备仁爱之心,而“小人”不具备这种品质。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是以德言来区分的。

2.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句话表明在贫困面前,“君子”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而“小人”则容易失去理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是以位言来区分的。

3.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句话讨论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态度。在这里,“君子”和“小人”是以德言来区分的。

4.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段对话中,“君子”和“小人”分别指眼界高远的人和眼界短浅的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是以见识广远或短浅来区分的。

综上所述,这五对句子中的“君子”和“小人”,有的是以德言区分,有的则是以位言或者见识广远或短浅来区分的。

在这个版本中,我将尽力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原文中的“浅,不知道权衡的人,这些人虽然见识短浅,却还比当时的从政者好多了。”一句可以修改为“浅薄且没有判断力的人,他们或许见识短浅,但相较于当时的政治人物,他们的素质要高一些。”这样更准确地表达了原意。

原文中的“‘小人哉,樊须也!’(13.4)这里也是说樊须真是见识短浅。”一句可以修改为“‘真是个见识短浅的家伙啊!’(13.4)这里同样是在批评樊须的见识短浅。”以使句子更加流畅和自然。

原文中的“孔子曰:‘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荀子·子道》)这里的“小人”是指从脸上就能看出他很有能力的人其实只是小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有大能耐的人。”一句可以修改为“孔子曾说过:‘表面看似有才能和智慧的人,实际上只是有小才能的小人。’”(《荀子·子道》)以提高句子的准确性和通顺度。

原文中的“小人之事君子也,恶之不敢远,好之不敢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此二处“小人”是自谦之词。”可以修改为“这两处中的‘小人’都是自谦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说‘小人做事,君子厌恶却不远离,君子喜欢却不敢亲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说‘我听说君子注重了解大局和长远的事物,而小人只关注细枝末节和小事情。’”)以使文本更加准确和连贯。

"在商业贸易中寻求利润,用以赡养父母。如果普通百姓不知道如何获利,那么谁来养育他们?谁来养育他们的父母和子女?统治者又哪里有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呢?在位的统治者不能从利益出发,而应秉持仁义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禄在其中矣”。

《论语·颜渊第十二》(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道德和义理是利润的基础。《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礼仪是执行道德的方式,道德带来利润,利润使人民受益,这是政治的重要方面。《左传·成公二年》”

“利润是道德和利益的结合。《左传·襄公九年》”

“侍奉君主的人,要遵循道义,道义产生利润,利润用来丰富人民。《国语·晋语一》”

“国家不以营利为目的,以道义为目的。《大学》”

“道德和利益是人类共有的。即使尧、舜也不能去除人们的求利之心。士以上的阶层虽然耻于追求利益,但不与民间争夺职业,乐于分享成果而不耻于积累财富。” 《荀子·大略》

这些并不是说不可以追求利益,利益是无法避免的。人民的利益来源于统治者的道义,只有统治者的道义,人民才能获得利益;如果统治者无道义,人民就无法生存;特别是执政的人不能与百姓争夺利益,即“士以上皆羞于追求利益,而不与民间争夺职业”,这里的“羞于追求利益”并非暗示利益是肮脏的,而是指士以上的人拿着俸禄,不需要依靠获利为生;而普通的百姓没有俸禄,必须通过获利来维持生活。"

在生活中获得收益是很正常的。如果统治阶级的人过于注重利益,与民争夺利益,他们拥有权力和资源,老百姓怎麼会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呢?这样,老百姓就难以生存了,因此,他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在《周礼·地官》中也有提到,国家的君主夫人、太子以及命妇若前往市场,将会受到惩罚,这正是为了防止他们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营。因此,统治阶级的执政关键在于遵循礼仪制度行事,这样就能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老百姓就能够拥有正常经营的環境,有获取利润的空间,民众富足了,国家也就强大了。这就是做好国家应尽职责所带来的利益,正如《大学》所说:“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国语·周语下》记载:“晋国孙谈的儿子周前往周朝,侍奉单襄公,使盲人行走无跛,使盲人看物无误,使盲人听闻无惊。他说的话必然涉及天,他的话语忠诚必然涉及心意,他的话语真实必然涉及自身,他的话语仁爱必然涉及他人,他的话语正义必然涉及利益,他的话语智慧必然涉及事情,他的话语勇敢必然涉及控制。”这段话赞扬晋国孙谈的儿子周的言行,“他说的话没有不切实的,有人解释为他的讲话不大声,意为声音传播不远”,“他的话语正义必然涉及利益”,讲正义也不是空谈正义,而是这样的正义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利益。空谈正义而将利益视为卑鄙的事物,这种人又怎能协助治理国家呢?恐怕只能说是迂腐了。《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还是要回归到利益,但是出发点不同,利益的内容也不同。

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民众的幸福。《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贤明的君主管理百姓的生产生活,使他们抬头能养活父母,低头能抚养妻子儿女,丰年能够吃饱穿暖,灾年也能幸免于死亡。这样,君主只需引导他们向善,百姓便容易跟随了。贤明的君主应施行仁政于民,减轻刑罚,减少赋税,让百姓的土地得到及时耕种。有了五亩的住宅,种植桑树,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鸡、猪、狗、彘等家畜适时饲养,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吃上肉类。拥有百亩的田地,按时耕种,几户人家就不会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孟子论述的仁政,是当权者应该明白的道理,并且要亲身实践。“以民之利为己利”,这是当权者应有的行为准则。

《荀子·大略》中说:“如果君主喜好正义,那么百姓也会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如果君主喜好财富,那么百姓会为了追求利益而不顾一切,甚至违法乱纪。君主虽然知道造福百姓是件好事,但如果过于注重百姓的利益,过于急切地让他们富裕起来,百姓可能会追求不正当的利益,甚至为此冒险犯法。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急于求成,不顾长远发展,这个国家又该如何持续发展呢?人的逐利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无法改变。为了让百姓心悦诚服,领导者应该提供给他们获得利益的环境,制定出明确的规则。”

做好应做的事情,引导民众自觉地按照规则去获取利益即可。《管子·形势解》中提到:“人民,有利可图就会前来,有害无利则会离去。人民追求利益的欲望就像水流向下,没有选择的方向。” 《管子·侈靡》中也说:“百姓没有贵重的物品,把利益视为首要。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一定会得到实现。” 《荀子·富国》中指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节约开支,使百姓富裕,善于储蓄余下的财富。通过节约开支来体现礼仪,通过政策手段让百姓富裕起来。这样,国家才能变得富强。”

由此可见,如果君主过于注重利益,与民众争夺利益,那么民众会变得贫穷,国家也会跟着贫穷。反之,如果给予民众获得利益的渠道和机会,民众会变得富有,国家也会随之富强。同时,统治者还需要注意控制开支。《管子·侈靡》中提到:“财利停滞不流通,观察它产生的源头,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在《管子·侈靡》中,商人也被认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改变立场,也不会因为君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他们外出时,会跟随利益而行;当他们回来时,不会坚守原有的立场。国家的山林资源,他们会利用来谋取利益;在城市市场中,他们会根据当地的原材料来进行贸易。因此,上层领导奢侈浪费,底层百姓节俭朴素,君臣之间就能相互扶持,共享财富,这样就不会有人将财富私自收藏,而是公平分配。”

"人们只需动手就能得到食物。迁移城市和市场,也能算是个数。" 不选择居住地,而是以谋求利润为主要目的,从而促进了财货的流通,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使得君主和臣民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让贫穷的人有事情可做。而且,只有工商业繁荣发展,农业才能保持稳定,"不奢侈,农业就无法立足。"(《荀子·不苟》)。

"小人为利所驱动",也就是说,普通百姓需要知道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获取利益。对普通人来说,获利是应当的,只要符合"义",即遵守各种法律规定,可以做任何事情,"欲利而不为所非"(《荀子·不苟》)。相反,如果以损害他人来谋取利益,那就是不义。"义是产生利的根源,不义则会失去利益。"(《国语·周语中》)。因此,百姓应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得利益;采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利益,这种利益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能长久。所以,"利益过度会导致失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贪图短期利益然后会带来危害"(《管子·形势解》)。因此,"利益不可以勉强,注重道义才是更好的选择。道义是利益的基石。"(《左传·昭公十年》)。"先考虑道义,再追求利益才能荣耀"(《荀子·荣辱》)。在进行任何一项事务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相关的规定,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取利益,这样才能让人感到荣耀。这才是"小人为利所驱动"的含义。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

先儒认为这里的“君子”“小人”也是指德,这几句话又成了孔子讽刺人的话。然而,这里的“君子”“小人”实际上指的是统治者和普通民众。这几句话的意义在于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其中的“怀德”、“怀刑”也是仁政的具体表现。《尔雅·释诂》中解释:“怀,止也。”就像君子学习道德才能关爱他人一样,这里讲述君子怀德,是指在位的领导者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够关爱百姓。同样,“怀德”就如同“止于至善”的理念,“怀土”则是指人们喜欢安居乐业,安于土地。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 国家要实现稳定,就需要百姓保持相对的安宁,不轻易迁移。百姓喜欢安居乐业,只要统治者施行仁政,百姓就会安心居住,不会随意迁徙。相反,如果统治者实施严苛的政策,百姓无法获得实际利益,他们可能会选择与蛇、虎为伍。因此,领导者应该遵守法律,避免滥用职权,对人民施加刑罚,这样人民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

《管子·立政》中说:“百姓如果不关心自己的产业,国家的稳定就会受到威胁。……热爱学问,追求利益,重视赋税,那么百姓就会关心自己的产业。” 《管子·治国》中也提到:“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使百姓富足。百姓富足后,国家便容易治理;反之,百姓贫穷,国家则难以治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百姓富足时,他们会热爱家乡,重视家庭;热爱家乡,重视家庭,就会尊敬上司,畏惧惩罚,这样国家自然容易治理。而当百姓贫穷时,他们可能就会背离故土,轻视家庭,这样的国家就难以治理。”

"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养民也惠。”(5.15)可见,为政者必须让人民得到实惠,能够安居,国家才能平安。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正是“八、政均民安”里说的“和无寡”。

用刑必须慎重,《尚书》、《左传》里就体现出这样的思想,如: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

“刑期于无刑”,“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尚书·大禹谟》)

“敬明乃罚。”(《尚书·康诰》)

“朕言多惧,朕敬于刑……明清于单辞,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永畏惟罚。”(《尚书·吕刑》)对于判案不公正的官吏,如果不处理,“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曹刿请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请检查以上修改是否符合您的要求。如果有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罚,非刑也。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舍此三者,君将若之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13.3)

“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礼记·大传》)

《尚书》里多处讲到“明德”、“慎罚”,连用“明德慎罚”也不止一处:“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康诰》),“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多方》)。

正如《荀子·成相》里所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礼与刑,君子必须用好了,做到明德慎罚——正是怀德、怀刑,百姓才能安定、四海才能平。

四、“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bì),小人比(bì)而不周。

(2.14)

在这里的“君子”、“小人”,我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上位者”与“下位者”。

《尔雅·释诂》:“比,辅也。”《周易·比卦·彖》:“比,辅也。”本章中的两个“比”字含义不同,前一个“比”表示亲党,后一个“比”表示“辅佐”。《论语》中为了形成对照,常常在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但其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存在微小差异。本章的含义是,统治者应当普遍关爱大众,而不应仅亲近身边的一小部分人;在下位的人辅助上级时,不必普遍地亲近大众,否则可能会让统治者误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虽然并无大德,但对百姓有所恩赐。他们收取的公家财产较少,但分给百姓的财物较多。公家的财富被大量聚集,而陈氏则慷慨地施舍于百姓,因此百姓们拥护陈氏。’公说:“说得好啊!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回答道:‘只有礼仪才能制止这种行为。按照礼仪,大夫只能对自己家族进行恩赐,不能惠及全国百姓。让全国百姓受益是国君的责任。’”这段话正是讲述了礼制规定,作为大夫只能对自己家族施恩,而不是惠及整个国家;让全国百姓受益则是国君的责任。然而,齐国的陈氏却对百姓慷慨施恩,而齐君却只知道搜刮财富,因此齐国的百姓们都心向陈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氏最后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代。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担任蒲地的宰官,负责筹备水利工程,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他与百姓共同修建沟渠。子路因为担心大雨将至,可能会引发水患,于是主动与百姓合作。当孔子得知此事后,派子贡去阻止子路。子路愤怒不已,见到孔子后说道:‘由于大雨即将来临,我担心可能会有水灾,因此我与百姓一起修建水利设施。我已经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但他们仍然感激不已,甚至送来食物和饮料表示感谢。’孔子听后,派遣子贡前去劝阻子路。”

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匮饿者,是以箪食壶浆而与之。夫子使赐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孔子曰:「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则可,不则汝之见罪必矣。」"这里是孔子教子路不要做应该是国君做的事,自己有爱民之心可以向国君提出建议,而不要自己施恩给众人,否则,自己招致祸害,还不知为什么,这就是仁而不学则愚。

孔子之意在教育弟子该如何做,作为下位者做事要适可而止。下位者可以向上级提建议,但不要越职行事,自己不当做而做,则会如沈万山。(当时时代如此,现在则希望沈万山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五、“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说文》:“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和”在《尚书》里就多有出现,比如: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谟》”

“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咸有一德》”

“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命下》”

“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

奉答天命,协和四方民。《洛诰》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君奭》云:“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蔡仲之命》中写道:“作不知,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多方》篇中有言:“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周官》中提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君陈》一篇中说:“同”在《尚书》里同样多有出现,例如:《太甲下》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盘庚中》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说命上》中写到:“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泰誓上》中说道:“同力,度德;同德,度义。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洪范》篇中提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蔡仲之命》中有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从以上所举可以看出,“和”与“同”用法不相同。“和”用在有多样性的地方,如“正德、利用、厚生”,需要“和”;而“羹”则由

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需要和谐搭配;"四方之民"各有不同情况和需求,"兄弟"也是不同的个体,"政"涉及多个方面,"上下"也有所不同,这些都需和谐处理,而非简单地追求一致。"同"通常指的是相同的情况或事物。《左传》中这两个词的用法也相当频繁,其含义与《尚书》中的解释相同。

《国语·郑语》:“如今大王舍弃高明的贤能之士,却喜欢听信谗言邪恶之人;亲近愚昧顽固之徒,远离善良正直之人。舍弃和谐而追求一致。和谐实际上创造万物,单一则无法延续。通过其他方式来调和,称之为和谐,因此能够丰富多样且得到万物的归附;如果以同样的方式来使事物趋于一致,那么最终会导致抛弃一切。”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问:“和谐与一致有什么区别吗?”晏子回答说:“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和谐如同烹饪,需要用水、火、醯、醢、盐、梅等调料烹制鱼肉,再用柴火进行加热。厨师负责调配和谐的味道,弥补不足之处,并消除过度之处。君子食用这样的食物,可以平息内心纷扰。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君主认为可行的事物,臣子提出可能存在问题的观点以使其变得可行;君主认为不妥当的事物,臣子提出可行的建议以便去除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政治才能保持稳定,民众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经》中说:‘有一种和谐的美食,既警惕又平和。在祭祀活动中没有争吵的声音,时常如此。’古代圣王调和五味,使音乐和谐,以此来平息内心,实现良好的治理。声音也如同味道,由气息、音调、节奏、情感等因素构成,相互补充。声音的高低、大小、长短、快慢、悲伤喜悦、强弱、高低、出入以及周密的分布,都是相互协调的。君子倾听这些声音,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内心平静,道德才会和谐。因此,《诗经》中说:“

“德音不瑕。’如今并不如此。你所说的如果可行,我就认为可行;你所说的如果不行,我就认为不行。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还能喝得到呢?如同琴瑟专一,谁能欣赏呢?同样的道理,我们无法达成一致。"和谐"意味着给予每种味道展示的机会,给予每种声音表达的机会,指的是你认同的事情中存在不适合的地方,作为我的职责,我会指出;而在你否决的事情中存在适合的地方,我会提出来,我用来补充你的不足,使事情得以顺利进行。"和谐"则是无论你怎么说,我都跟着说。就像在水中加水,怎么喝得到?就像一首只有一个音符的曲子,这样的曲子还能听吗?像这样的我对你是没有帮助的。

因此,"和谐"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小人不能容忍他人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他们相处时所说的话都一样,但实际上他们的心并不一致,各自思考自己的利益。君子的人际关系则是他们都能为了公众的利益而共同努力,所以他们的心能够合一,虽然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会互相阐述,不会盲目附和,最终实现和谐。

《管子·明法解》中提到:“明智的君主,会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并独自做出决策。他会让各级官员都可以直接向上级反映问题,让低位的人可以向高位的人发表意见,这样,邪恶的人就不敢欺骗君主。”明智的君主通过各种途径听取各种意见,然后做出决策;而在官员与百姓之间的互动中,下级可以直接谈论上级,地位较低的人可以向地位较高的人提出建议,这样,就没有能力的人向上沟通,邪枉之臣控制国家,君主明智却盲目,忠诚的臣子想要进谏却无法得到机会。

《晏子春秋·内篇问》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请问,君主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公正无私?”晏子回答道:“君主应当善于听取各种声音,并且勇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只有这样,国家的政策才能更加完善,国家的治理才能更加有效。”

《鲁昭公问晏子:“我听说,凡事不合三人之议就会迷惑,而我与鲁国满朝之臣商议,却仍感迷惑,为何?”晏子答道:“您身边的近臣皆与您的思想相符,将全国百姓的想法融汇成一种,不允许存在其他任何想法,又怎么能拥有第三种想法呢?”若众人的想法皆相同,商议岂非失去意义?故孔子教导为政者,要容忍且能区分,允许各种不同意见充分展现,并采纳其中有益的建议。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分别指优秀的领导者和不优秀的领导者。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让大家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了解各种观点,调和各种观点,取其“中”解决问题,这正是孔子所说的“舜好问而好察迩言,用其中于民。”这里所指的“和”,即“中庸”,其表现是调和各种不同的意见,以实现政治和谐,使每个人都得以在社会上立足,获得尊严和自主,而非任由强势者谋取暴利,积累财富,强迫众人盲目追随,共同承受无助的困境。“同”则是指没有不同的声音,所有人皆附和一人或某部分人的想法,或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附和某些不合理的行为,却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利益。

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7.37)

定县竹简为:“君子坦荡,小人长戚。”

这里的“君子”“小人”也可以是指相对地位而言。

《古代汉语词典》:“戚,亲,亲近。《列子·力命》:‘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

《汉语大词典》:“戚戚,相亲貌。”例:《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毛传》:“戚戚,内相亲也。”《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赵岐注:“戚戚然,心有动也。”本章的“戚戚”应该是“相亲”或“心动”之意。

《孟子·梁惠王下》:“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南史·谢弘微传》:“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

所以,我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是:“为政者心胸坦荡,民众就会长久亲近。”

(写于2005年,2015年夏补充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解释)

责编:moon 来源:国学网

"戚戚然"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吧!

"戚戚"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ī qī",其含义有多种,包括:

1. 相亲的样子;

2. 忧惧、忧伤的样子;

3. 心动的样子;

4. 低语声;

5. 急促的样子。

"然"字在这里表示某种状态或特点。因此,"戚戚然"可以理解为一种忧心忡忡的样子。

以上是对"戚戚然"一词的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推荐

猪儿生活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086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