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1 04:25:01源自:http://www.zuer8.com阅读
近日,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正在热播,原著作家金宇澄的《繁花》也备受瞩目。与此同时,一份特殊的《繁花》版本——《繁花:批注本》也正式亮相。这部由作家沈宏非进行批注,设计师姜庆共排版的《繁花:批注本》在保留原著魅力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的批注方式,使得《繁花》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繁花:批注本》封面
在《繁花》的诸多版本中,《繁花:批注本》尤为引人注目。这部书影独具特色的批注,让《繁花》的原著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批注这一形式起源于晚明万历时期,当时由于小说出版繁盛,为了满足大众阅读与理解的需求,小说批注应运而生。李卓吾为《水浒传》作评点,将理论付诸实践,成为世存最早的批注代表作品之一。然而在现代书籍出版中,批注本的形式却鲜有出现。而《繁花:批注本》的出现,恰恰与金宇澄《繁花》原著的独特性密切相关。
《繁花:批注本》内页
金宇澄的《繁花》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作品。故事穿插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间,人物在两个时空交错叠替,金宇澄以独特的沪语和话本式表达,书写了一部上海的繁华传奇。语言的洗练、上海的地域与方言特色,让普通读者阅读《繁花》具有一定的难度。《繁花:批注本》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方言词汇、特殊表达、重点情节加以批注和鉴赏,解构《繁花》一书的结构和细节。
《繁花:批注本》的出版历时六年八个月,从签合同到印制完成,慢工出细活,体现了出版者的用心。沪语有门槛,小说用语又极简省,只有对话而不交代背景,没有多少描述,这就导致了留白的增多。而《繁花:批注本》正是通过个性化的批注,弥补了原著的不足,使得《繁花》更加血肉饱满。
《繁花:批注本》可以看作是一部沪语转译词典,书中对沪语方言的解释和解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繁花》。同时,它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蕴含着种种物质和情感的微观文化史。沈宏非在批注时,对百科全书般浩瀚的词语逐一进行注解,不放过一条路名、一个人名、一座商厦、一种品牌等,打捞记忆,如对历史遗迹的考古作业,为原作增添了无量文本,将原作历史化,织入文化网络,蕴含种种物质和情感的微观文化史。
在物质史的角度看,《繁花:批注本》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市民的集体记忆息息相关,如“火箭发射场”这一条:“此情景应是在1966年10月28日上映的新闻片《热烈欢呼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里看到;翌年在新闻片《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里再次目睹。”这些细节的补充,无疑为《繁花》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厚度。
《繁花:批注本》的出版,也标志着批注这种复古形式的传承和创新。近年来,《繁花》的舞台剧、画展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而在不久的将来,《繁花》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将上映。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又何尝不是另一个维度上的“批注”呢?
《繁花:批注本》的问世,既是对金宇澄原著的一种补充,也是对传统批注方式的传承和创新。它的出版,无疑将为《繁花》的传播和研究带来新的启示,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
猪儿生活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086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