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11:50:01源自:http://www.zuer8.com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资源逐渐向群众靠近,但与此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依然紧张,尤其是知名医院的专家号源。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人开始寻找捷径,他们利用“抢号软件”来抢挂专家号,以此牟取暴利。然而,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医疗秩序,也触犯了法律的红线。近日,北京市检察院就通报了一起利用定制版“抢号软件”抢挂北京某知名医院就诊号的典型案例,揭示了这一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方式。
抢挂就诊号的背后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是敬某,他是一名号贩子。有一天,敬某在网上看到一些患者抱怨抢不到专家号,心生一计,决定开发一款能够抢挂专家号的软件。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名叫张某某的网络软件工程师,希望他能帮忙实现这一目标。经过一番研究,张某某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集抢号、退号、自动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App。这款软件可以模拟人手的点击速度,实现高频次的抢号操作。
有了这款软件,敬某如鱼得水,开始大量抢挂各大医院的专家号。半年时间,他通过这款软件抢占了188个就诊号,按照每个号源最低加价100元计算,他的违法所得超过了18000元。然而,他并没有将这些就诊号直接转卖给患者,而是层层加价后转手卖出。敬某还特别注意熟悉各医院知名专家的坐诊规律,有时甚至主动囤积一些稀缺号源,再高价转给急需的患者。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行
然而,敬某和张某某的行为并非简单的民事侵权,而是涉嫌触犯了《中华人民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敬某的行为属于“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情形,构成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同样,张某某作为知情的软件制作者,为敬某提供帮助,也构成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共犯。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栗英会对记者表示:“这款‘抢号软件’严重破坏了我们挂号系统公平公正挂号的这么一个功能,尤其是这些身有重病的患者。”因此,检察机关依法对敬某和张某某提起公诉,最终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警惕网络犯罪向民生领域蔓延
北京市检察院发布的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来,北京检察机关办理的网络犯罪案件共计8203件。这些案件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和趋势:一是数字经济新业态伴生犯罪增长态势明显。随着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虚假投资理财App、虚假外汇交易平台、虚假期货投资平台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二是网络犯罪向民生领域侵蚀蔓延。除了上述提到的利用“抢号软件”抢挂专家号外,还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虚假广告、网络刷单、网络敲诈勒索等方式,侵害群众的日常生活。例如,在教育、资格考试等领域,一些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宣传吸引特定需求的群众,进而实施诈骗。
三是黑灰产业链为网络犯罪“输血供粮”。网络犯罪的黑灰产业链形态复杂多样,上、中、下游链条相互勾结、互相支持,推动了网络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引流的精确化和行为的隐蔽化。
四是匿名“洗钱”手段助推上游犯罪滋生。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网络支付等工具,将违法所得快速洗白,进一步扩大了犯罪规模。
五是互联网企业数据安全存在风险隐患。一方面,犯罪分子通过“撞库”、网络“爬虫”和“钓鱼”等方式非法获取企业存储的数据;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通信公司等持有客户核心资源的单位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公司数据并出售,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结
“抢号软件”的出现,无疑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同时,这也暴露出当前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
猪儿生活 Copyright©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图片、文字除注明原创外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琼ICP备2023010869号-5